一個人厲害與否看他的能力;聰明與否看他的智力;

                     如果兩者皆有......他就是  聰明得厲害!


 

IMG_20230707_165756_HDR.jpg

       天氣炎熱,來到山上踏青避暑。車行仰德大道,經過一道白牆藍瓦的建築, 突然想起這好像是某個名人的住所,來來往往仰德大道那麼多次,腳步卻從來沒有在這裡停駐過,選日不如撞日,就是今天吧,今天就來探一下到底這是哪個名人住過的地方。

       藍瓦白牆上掛的招牌寫著:林語堂故居。林語堂......好熟的名字,這不是小說「 京華煙雲 」的作者嗎?原來他曾經住過這裡啊。

IMG_20230707_164041_HDR.jpg

 

IMG_20230707_164339_HDR.jpg

IMG_20230707_164416_HDR.jpg

       建築本身佔地不大,但是庭院整理得很有「 讀書人喜歡 」的調調,就是那種坐在那裡喝一下午茶都不會心浮氣躁的環境。建築由三間平房組成ㄇ字形,中間還有一個很迷你的小池塘,裡面養了兩條有點怕生的鯉魚。

IMG_20230707_165701_HDR.jpg

       三間房子分別是紀念品販售部、餐飲部以及林先生相關文物的展示區。餐飲部以及紀念品不是今天的重點,我把參觀的重心放在林語堂先生的文物展示區。果然!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京華煙雲  」這部長篇小說與我們所熟悉的中文小說不同,林語堂先生當初是以英文書寫,然後翻譯回中文。這件事情我知道,但是對於林語堂先生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動機就很好奇了:你明明想說的是中國人的故事,但為什麼要用英文書寫呢?我曾經聽說過一個說法:林先生想寫一部能超越紅樓夢在文學史地位的小說......這一次來到林語堂先生的故居我總算找到了答案。

IMG_20230707_164455_HDR.jpg

IMG_20230707_165138_HDR.jpg
       

       先撇開我的疑問回到今天的故居。踩進林先生在仰德大道上的故居,滿滿民國五六十年代那種家俱擺飾電器裝潢......證明這真的是幢老房子!老先生的書桌檯燈書架衣櫥眠床......看到不碰到,書房臥室用眼睛走過,有很多物件都可以和我小時候的印象對上號 ( 對!我的確不是 TEENAGER ~~ ) 。

       IMG_20230707_164625_HDR.jpg

       接著我覺得自己掉進了一個大驚喜裡:那是一間展示林語堂先生平常生活起居用品的空間,裡面有林先生接待客人的沙發,看過的國際牌電視,吃過飯的餐桌椅,這個那個都是生活的痕跡。突然我看到角落有張帶輪子的小桌子,有著由好幾個小合頁組合起來的桌面:看來不像市面上買得到的家俱。會有這樣的判斷,實在因為這張桌子看起來充滿實驗性,就像是自己DIY出來的~~~結果一旁的導覽員說這的確是林語堂先生自己設計製作的小餐邊桌。在那個餐邊桌還不流行的年代,林先生的這個多功能可折疊餐邊桌就只能留著原型自己使用,無法進入市場生產。 
       另外還有兩個玻璃櫥裡面的創意也驚到了我:有人想過把牙膏裝進牙刷手柄裡嗎?這樣子出門就只要帶一支牙刷不需另外帶牙膏,多方便!

IMG_20230707_165454_HDR.jpg

       另外,現在大家無論是電腦或者手機打中文應該普遍使用注音輸入法,但是還有一種輸入法叫簡易輸入法,這個輸入法就是由林語堂先生發明的「 上下形檢字法 」改進而成,甚至他當年還設計出了打字機去申請專利。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打字機並沒有成功面市,反而讓林先生因此損失了很大一筆錢。由此我合理懷疑,林先生此後可能有很多類似餐邊桌或二合一牙刷的生活發明都被埋沒在林家的倉庫裡:畢竟小發明實在很難有大筆金額的進帳填補打字機發明捅的那個漏洞,與其如此,靠著林先生的名氣,還不如專心寫稿的稿費實際點。

 
IMG_20230707_165345_HDR.jpg     

       在玻璃櫥的一個角落我看到一個小本本上面寫滿了林先生的筆跡,一旁的說明上面寫林先生喜歡算機率,他想發明可以計算中獎機率的機器。 該怎麼說呢?就算是一個滿肚子學問的大人,心裡也可能有一個喜歡花幾毛錢抽籤,然後中獎換一個大水梨回來的小孩吧,畢竟誰不想只要50塊就可以換一部 iphone14 pro 回來咧~~~原來一代大儒除了想當發明家之外還想試自己的手氣......。


IMG_20230707_164957_HDR.jpg     

       最後話題回到我一開始的疑問: 林先生為什麼使用英文創作「 京華煙雲 」呢?他真的是想要創作一部能夠和「 紅樓夢 」PK的小說嗎?在這一次林語堂故居的文物展示中我找到了答案:原本林先生只想將「 紅樓夢 」翻譯成英文介紹到全世界,讓他們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緻。但!「 紅樓夢 」畢竟是一部描寫清代人物生活的小說,林先生翻譯的時候已經進入民國時期,中間時隔太久,關於清代的生活詳細資訊蒐集已然不易,再加上抗日戰爭的攪局,所以林語堂先生乾脆就自己動手寫一部紀錄當時中國狀態的小說了......所以那句「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可以用在這個地方嗎?!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人類的視聽嗅味觸壓五感少了一個嗅覺會是甚麼感覺?


 

美食 拷貝.jpg

       別人感覺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的感覺怎麼樣:那是種快要出家了的感覺~~很佛,超佛!呵呵!原來少了吃東西的快樂,我的人生樂趣就這麼被當場砍了對半!不想逛街因為沒有美食街,不想出門因為沒有夜市,不想上網因為刷美食沒有意義,我的生命動力像洩了氣的氣球一蹶不振,只剩下坐在電腦前看netflix

       一直知道新冠中獎之後的症狀有哪些,甚麼咳嗽發燒流鼻水疲倦肌肉痛腦霧,還有一項是嗅覺失靈,因為「 保養 」得當,這段時間以來倒是與病毒相安無事,直到前陣子喉嚨不舒服,接著鼻塞聲音啞掉。那時候我還以為自己得了流感,甚至可能根本是一般感冒引起的症狀,想著晚點吞個感冒藥就搞定了。結果到晚上吃飯的時候發覺鼻塞嚴重,晚餐的各種菜色味道都快嚐不出來了。遲鈍的我以為一切都是鼻塞惹的禍,所以依舊不太在意。直到再晚一點時開始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更嚴重,我才警覺可能自己已經中獎。快篩結果真的是耶!於是從那個瞬間我開始擔心自己的嗅覺了。有句老話說得好:怕甚麼來甚麼。事實證明我的嗅覺開始離我遠去~~喉嚨不太疼,也沒有別人撕心裂肺的咳死人,鼻水只有一天的量,就是聲音啞得厲害,跟老鴨子似地呱呱呱。但最討厭的是我的鼻子真的甚麼味道都聞不到!於是喝白開水是水,喝可樂是有氣泡的甜水,吃麻辣燙是口腔感覺到有辣度的熱食材,酸甜檸檬汁是酸甜水,鐵板燒是有溫度的熱食材,所有的飲食體驗只剩下了酸甜辣鹹,即便這時候讓我吃最不喜歡的榴槤應該都沒有問題:畢竟我連那股熏死人的瓦斯味都聞不到!

       這是一種很神奇的體驗。有記憶以來五感就是這個身體的基本配備,眼睛看的鼻子聞的耳朵聽的皮膚感覺的嘴裡吃的,原本再自然不過的「 感覺 」突然不靈光了!想想聽不清看不遠聞不到,連吃進嘴裡的是甚麼都不太能確定......挺讓人不舒服的。突然意識到一件事:老年人的五感會慢慢退化,所以該不會很多老人家其實每天都在過長新冠吧?!他們都是怎麼過佛系的每一天的?雖說每個人都會變老,也會漸漸失去靈敏的五感,但是就現在的經驗而言,那真的是讓人很難習慣的,重點是:我以後也會走上這條路的說!!驚!原來我在提前體驗變老之後的感受嗎?!幸好現在的我已經復原七八成,嗅覺重新回到身上,又開始可以吃吃吃吃吃,但是那個佛系想望的體驗讓自己哭笑不得:原來我是那麼的膚淺,我的世界裡只要吃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就算滿意了......我還能不能長進點啊!起碼願望也要是發票中個兩千萬跳票咩!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就是個只有你想不到也不會找不到的時代 

驚奇.jpg


 

       從小到大身邊的人一直覺得我是一個話很多的人,愛說會說也真能說,話匣子打開就可以巴拉巴拉的說不停。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余豈喜言哉?不得已矣!」。這句話說出來認識我的人十有八九會笑,覺得我又亂哈拉。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待「 說話 」這件事,但於我而言說話其實很費神,不是嘴巴一開一合,舌頭靈活動作,喉嚨聲帶振動,腦子不用動就能完成的事;相反地,平常和朋友亂哈拉當然輕鬆,八卦是非胡亂放~~但是要讓談話有內容有深度,就必須全身心配合:從腦子裡對已知資訊的調動、整理、捋順、條理清晰,然後動用到嘴部肌肉、運用嘴唇開合、舌頭位置正確擺放、聲音送出的大小,肢體手勢的配合,再到觀察對方聆聽時的反應,然後決定怎麼接著下面的動作:是繼續話題或是變更話題?然後就又是一套重複上面流程的操作,反正一頓操作那是件很累的事。

       今天為什麼會想寫這題目,是因為之前發現有個網路新名詞:互聯網嘴替。意思是說話的人或寫文的人,他(她)們提出、說出的言論或觀點,正正地打中網路這面或是坐在對面聆聽的人心裡,這些言論觀點正好是自已心裡所想。明明自己不是沒想法,但苦於嘴拙或是腦子轉得不夠快,每次只能被迫當個沒有聲音的人。所以對於那些能輸出自己心情或想法的人,自己一方面羨慕忌妒, 另一面卻也只能用「 +1 」來表達自己實在贊同到不行的態度。

       老實說,我如果遇到能直指我心底的文章真的也是會成為「 +1 」一黨之一,畢竟不能同意再多了:那可是和自己有同樣想法的夥伴啊!除了贊同當然還是贊同嚕。不過讓我在意的是:如果只是一味地「 +1 」這情況到底好不好。當別人花了自己的時間精力陳述了他自己的想法,儘管它可能完美地替我抒發了心裡的想法,但那畢竟是「 別人的想法 」,是自「 別人 」嘴裡心裡輸出總歸不是我的。就好像班上同學考試分數跟我一樣都是九十分,但他( 她 )那考卷上的名字不會是我,我的考卷上筆跡和他( 她 )那一張也不會一樣。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有「 嘴替 」的必要呢?除了表示贊同之外,總覺得應該還會有別的原因。

       腦子轉得太快可是說話速度跟不上,想法嗖地一下就不見了,好懊惱喔,現在有人幫我抓住了?哇!太好了!「 +1 」!我有一堆「 感覺 」,可是不知道怎麼「 形容 」出來,現在有人替我說出來了?哇!太好了!「 +1 」!我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那樣,然後那樣這樣,可是「 這樣 」那個名詞是甚麼?「 那樣 」又要用哪個字來書寫比較正確?完蛋!書到用時方恨少!早知道就該多看書!真是煩!現在有人幫我精確用詞了?哇!太好了!「 +1 」!......是這些情況嗎?可能喔~~如果是這樣,那麼這果然是個會讓自己不斷開眼界的時代。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是我們利用手機做事還是手機利用我們操控世界

手機.jpg


     

       和朋友去吃麻辣鍋:果真那紅通通的鍋底顏色真是讓人食指大動!一口吃進剛從麻辣湯裡涮起的肉片,另一手拿起美食的好盆友可樂大口喝~~啊!真是暢快舒服。正當我們幾個人吃得不亦樂乎時,隔兩桌遠的距離突然一聲大叫:「 我的手機!」轉頭朝發出聲音的那桌看去,只見那桌有個人站著看向他面前的火鍋,旁邊有人也跟著站起來拿了湯杓在鍋子裡撈啊撈。我旁邊的朋友說:「 應該是拍照手機沒拿好,掉鍋裡了。」我自己也是這麼想,然後低頭繼續吃剛撈起來的魚片,那桌的雞飛狗跳隨之雲淡風輕於我們這桌啦。

       其實這種手機掉進各種「 險境 」的狀況不勝枚舉,無論是有心或無意,手機承擔著人類各種不小心之後的結果,有像這種「 跳 」進湯裡的,有掉進水溝的,還有直接餵了海魚嘴裡的,最常見從馬桶裡撈起來的情況。現代人除了睡覺時不得不閉上眼睛,可能大多數時間都巴不得拿著或握著手機,眼睛就這麼盯著手機螢幕看。看甚麼都好,從報告報價企畫書合約的正經事到,股市內線娛樂新聞再到,怎麼都刷不完的影音短片,反正極盡可能抓緊各種時間盯著手機看,走路看,開車看,等紅綠燈看,搭車還看,等人一定看,對於資訊的掌握一定要第一手,彷彿慢了一個鐘頭就慢了別人一世紀,聊天話題對不上了,流行趨勢怎麼也跟不上了,彷彿在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娛樂自己的方式,現在好像只剩下手機這個通路了。

       除了滑手機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手機紀實,白話說也就是手機拍照。走在馬路上拍街景,到名勝風景拍風景,進餐廳旅宿拍美照,尤其是進入有名或無名的美食餐廳,餐點上來不是用眼睛看嘴巴吃,而是讓手機鏡頭先吃一波,拍照技術好的等這波操作完時餐點還是熱的,味道嚐起來還沒走太遠,拍照技術差一點的,等手機吃飽了那餐也冷了,入口的進食經驗當場打對折。而這麼做的原因說白了還是為了傳到手機裡的社群影音平台,說來繞去這一切都是因為手機大人。

       自己是個現代人,雖然對於手機的迷戀沒有那麼深,但還是不能免俗地也要抱上一抱,但我始終相信科技是用來服務人類,增進人類福祉用的,而不是我們倒因為果地追著科技產物的後面被牽著鼻子走,即使我現在必須和這些3C或是人工智慧經常性接觸,但我希望自己能有股定力別讓自己掉進被科技奴役精力和時間的困擾裡,期許自己。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之所以可愛可恨,正是因為有人性


人們.jpg

 

 前幾天在麵攤吃東西,聽到旁邊桌的客人正在講電話,看穿著應該是附近上班族下班後來麵攤解決晚餐。原本我專心吃乾意麵喝著難得沒漲價的蛋花湯,結果空氣中斷斷續續傳來講話的聲音。雖然是專心吃麵喝湯,奈何對話音浪太強餘波不小,我被迫聽了隔壁桌的對話好大一耳朵。上班族嘛,碰在一起能聊甚麼?不就是公司裡的大小瑣事、同事間的八卦、抱怨自己有多可憐。結果從空氣中傳來的聲浪裡我一直重複聽到一句話:「 我是對事不對人...」「 他說他對事不對人...可是 」「 我才不相信他真的對事不對人...」「 他要是真的對事不對人才不會是今天這樣...」呵呵!原來今天的通關密語叫做「 對事不對人 」喔~~

       我自己其實一直對於能將「 對事不對人 」這句話說出口的人抱著懷疑態度:「 說真說假?你真的那麼超脫,能對事不對人喔?」因為「 事情 」和「 人情 」在社交活動中通常是綁在一起的,譬如因為認識麵攤老闆,所以想吃麵時就會到這個麵攤來,老闆也會因為認識,有時我根本不用開口,他就會自動幫我煮麵和下個蛋花湯。因此若哪天我在蛋花湯裡發現一隻假裝自己是油蔥的小蟑螂時,因為認識老闆,我肯定也不會一拍桌子然後大喊:「 老闆!你的蛋花湯裡有一隻蟑螂!」 即便已經被嚇得跳起來離桌子三米遠,我應該還是會小心翼翼、輕手輕腳、溫溫柔柔、戰戰兢兢地踅到老闆身邊,小聲跟他說:「 老闆!你的蛋花湯裡有一隻蟑螂!」。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堅持「 對事不對人 」,擺出對老闆麵攤的環境衛生窮追猛打的態度,可能下回我就得換家麵店吃東西了,因為難保老闆不會把我列入黑名單從此變成拒絕往來戶:即使我以後真的會減少光顧麵攤的機會,但我依舊不會得理不饒人。畢竟人有感情和情緒,顧慮到和老闆的交情,我可不是冷冰冰的電腦單純只做分析。真要做到「 對事不對人 」,還不如「 對人不對事 」比較能說服我:因為這更像是正常人會做的。

       不過有件事情很麻煩:正因為人有情緒有感情,我們大多數人都很難真正理性做到「 對事不對人 」,尤其還有「 成見 」這個大魔王卡在我們少數理性腦子還能運作的時候。所以當我們努力讓自己是理性分析、講究事實、處理問題時,只要對方有「 你要找我麻煩?」的感覺出現,哪管你想「 對事不對人」,他一律認為我們「 對人不對事 」,於是導致很多情況超出預期,問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譬如公司開會,我們明明是進行計畫可行性分析,但對方感應到的是我們在吹毛求疵,只因為雙方部門向來是公司裡相互對立的存在;我們想「 對事不對人 」,對方以為我們「 對人不對事 」。我們在企劃書上分析了個案的優劣態勢,所以建議採取方案A做為可能的最佳選擇,但主管平常就覺得我們業務量太少,怎麼看都覺得我們在摸魚了,這下更是理所當然認為我們想偷懶,想把自己可以做的部分委外承製,讓公司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我們明明想以專業取代 DIY 半吊子,卻被想成是偷懶想摸魚。類似的狀況多不勝數,常常讓我們默默嘆氣卻又無可奈何。

       所以依我看來,「 對事不對人 」是一句看似很誠懇,實際也很誠懇,但執行起來難度係數很高的一種境界,在我的腦子裡它被歸類為「 電子計算機程式 」般的存在,因為只有在不帶私人情緒、排除個人恩怨、去除既有成見的狀況下,才能客觀分析利弊得失,然後指出「 對事不對人 」的真正內容。可是排除了情緒恩怨和成見去「 對事不對人 」幹甚麼?好像也沒有必要。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他( 她 )不完美,不完美其實也是一種美,如果硬要變成程式般0與1的存在也太矯情了,真正的重點應該是怎麼讓自己「 少點成見 」、「 多點冷靜 」、「 別忘理性 」、「 錯誤別重複 」這才是上上策。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關心身邊人世界會更好

城隍爺在上.png

       有一次和一位女性朋友聊天,她雖然沒有明說,但我們旁邊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有某種程度的女權意識。那天的話題不知道怎麼聊著聊著跑到了兩性話題上,她說男性沙文主義真是要不得。我幾乎是下意識地回她:「 妳說的那些沙豬都是女人養出來的吧。從他的媽媽他的女朋友和他的老婆算起都是,妳怎麼能光罵男人而不罵那些女人?」朋友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我。

       我無意戰男女權問題,也知道我的回答太片面不夠深思熟慮,純粹是覺得人們看事情角度不夠合理,光顧著看自己想看喜歡看和自以為看到全面問題( 當然,我自己現在的論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種偏頗地自以為是 ),當時情況有點尷尬,「 警覺 」到自己的機車,我趕緊轉了別的話題帶過,事後有點懊惱,覺得自己修養真的太差,需要好好注意一下自己的白目反應,但白目歸白目,我果然還是不習慣這種光用自己眼睛看世界的特色。

       世界這麼大,可能性這麼多,各種問題紛紛擾擾纏著人類,從大的地球汙染到小的個人減肥不彰,每天睜開眼睛就要感謝天感謝地感謝自己又命大地活過一次,分分秒秒有各種意外發生或不發生,機率完全被掌握在上面的神手裡。如果人們老是只用「自己」的角度解讀世界不是很可惜?尤其這個角度大多數時候還會帶著濾鏡效果:看順眼的叫做「 好 」,看不順眼的叫做「 不好 」。所以因著生長環境不同,教育程度不一樣,交友圈又是如此複雜,每個人遭遇過的人事物肯定跟別人不同,又怎麼好意思用自己的眼看別人的世界?這讓我想到了「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裡的松子。

       光是這個名字就很「 用自己的眼看別人的世界 」:這是一部日本小說,之後再由小說改編成電影。川尻松子缺乏願意愛她以及在意她的人,電影裡她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因為她想博得別人對她的愛所引起。為了愛,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放棄自己的底線,放棄自尊放棄自己,最後失去生命。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境地她自己責任最大,畢竟「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但這句話很明顯她沒聽過,她沒想過要得到別人的愛之前她得先愛她自己,所以才會造成她一直不停外緣求愛。從別人身上找尋愛情本不至於讓她有此悲傷的結果,因為像她這樣追愛的人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也沒見到我們身邊出現像松子這麼戲劇化的事情,我們不妨看看她周遭的那些人:如果小時候她的爸爸媽媽多關注她兩眼、她那體弱的妹妹如果能看著姊姊一點、那些學生如果能收斂一點自己的行為、她的男友自殺前為她多想一秒熬過那個艱難時刻、那個負心漢能少點自己的利慾薰心,哪怕只有一個人願意站在松子的角度為她想一下,在那個平行世界裡大概就會多一個能繼續帶給別人溫暖的松子了。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最愛與家人有羈絆的民族有三:一曰義大利人,二曰墨西哥人,第三就是中國人

看電影.png

       首先恭喜「 媽的多重宇宙 」榮獲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影片剪輯七項大獎!灑花~~!耶!台灣之光!!呃...導演媽媽是台灣人,這樣能算是台灣之光嗎?算吧?算吧?( 不是很多人喜歡這樣子拉關係幫台灣上國際新聞版面?呵呵!)

       還記得片子的預告露出時我驚艷了一下:「 哇!楊紫瓊耶...怎麼老這麼多...有點混亂...是平行時空喔...這男的是誰...诶,結束啦?...所以就是跳時空大亂鬥喔...了 」基本就是看完預告就看完整部電影了的感覺。雖然是這麼想,但我一直把這部片子放在我的觀影片單裡,想著找時間把她補起來看完。結果時間飛著飛著我就忘了這部片子,她始終在我的片單裡沒有被我臨幸的一天。後來不斷的在娛樂新聞裡聽著她在某影展得了甚麼獎項,又在哪個哪個影展有了甚麼斬獲,片名一再跳啊跳地出現在我的電腦螢幕上,這下我才想起這部躺在我片單裡的片子。接著就是咻碰~奧斯卡最佳這個獎,咻碰~奧斯卡最佳那個獎,這讓我好奇心大起,趕緊租了片子看看,算是把我的 TODO 列表清掉一條。

       以下我不確定算不算是雷,畢竟我大概會用一兩句話就演完整部電影,雖然不是超級詳細,但故事走向發展在現代的觀影訓練下,大家應該只要被提一嘴通常就能知道結局,所以如果介意被爆雷我也沒辦法,因為不講片子內容我的文就寫不下去啊!故事就是:一個作為家中的經濟和精神支柱的,中國移民媽媽的美國生活甘苦談。沒錯!我的整理就是這樣!內有家庭成員間的問題,外有美國政府給的財務壓力,就看作為我們女主角的楊紫瓊怎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好,演完「 媽的多重宇宙 」了。所以?沒有所以,就是這樣!片子的中心思想是家庭,打著平行宇宙概念,用著花俏的色彩和剪輯包裝,闡述只要家庭成員一條心,就算宇宙大爆炸都能給她好好挽回如同全新~~。

       導演和編劇想表達的我不加以評論,就像畫家想怎麼畫畫是他或她的自由,我只要說自己喜歡不喜歡就好無須評論人家畫得好不好一樣,導演們就是喜歡家庭為題材的本子這沒問題,我只是從中發現中國人家族觀念超級重的,從「 花木蘭 」到「 尚氣與十環傳奇 」,裡面不是祖先前輩,就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再不然就是兄弟姊妹,如同「 教父 」雖然描述黑幫故事,但主要成員都是同一個家族裡的人,「 媽的多重宇宙 」裡的主要角色無論好壞,也是同一個家裡的老爸老媽爺爺孫女。東方人似乎對於處理家庭間成員的關係一直都有種執念,生為一家人,無論做好事做壞事也要是一家人: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是也。

       最後最後的雷,就是「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在媽媽的懷裡,大壞蛋也會變茶葉蛋的喔~~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過分了!怎麼能有這麼漂亮的學校!

趁著今年超長的春節假期去了一趟我一直只在照片中看過的東海大學

該怎麼說呢?因為不是從正門進入校區,所以一開始對校園的感覺並不特別,先看到籃球場然後是...像組合屋般線條犀利的教室,我不知道這樣的形容會不會被東海人群毆,但我當下真的是這樣的感覺嘛。接著就是草坪...草坪...草坪,很多的草坪。接著是...護城河?那是護城河嗎?所以東海是一座城池囉?不然為什麼有護城河?算了,這不是我現在需要糾結的問題,才剛進人家校園別亂下結論,然後!我看到了!乳牛爬在牆壁上!啊!不是啦!是乳牛花紋的可愛裝飾!

20230125_134326.jpg

好可愛喔,有牛真的不一樣

接著,就是一大串讓我「 哇!哇!哇賽!好漂亮!好奢侈喔!好有 fu!」的逛大街過程了。

       因為我並沒有設想會看到什麼,所以看到乳牛屋旁邊有個通道小階梯便走了進去,想不到裡面別有洞天。原來我從進入校區到剛剛的乳牛屋看到的都是四層或四層以上的一般樓房,但進入通道後入眼簾的,居然是奢侈的天際線!原來這是一幢兩層樓的建築!古典又清靜,還隱隱帶著大器。請原諒我以下通篇文章要講的都只會是房子房子房子,而不是這是甚麼系所那是甚麼系所,或者是建築的歷史介紹ˇ:因為學校太漂亮吸引了我的眼球而忘記確定那是哪個系所的系館了,更何況我就一遊客,來就是休閒不是上課......。

DHFR.jpg

雖然沒有刻意,但隱約記得好像是法學院吧這裡當時覺得這麼斯文的地方居然是一板一眼的法律人的窩,有點說不上來的感覺......乍看之下好像平安時代的日本建築啊!

再後來只有更漂亮沒有最漂亮:

20230125_142513.jpg

這是貫穿整個校園後半部的林蔭大道,從大器法學院出來繞過一個鐘架 ( 網查好像是文理大道鐘樓 ) 後就進入這條讓人心曠神怡的樹蔭之路了。

20230125_141853.jpg

這天天氣很好,校園裡有很多觀光客,還有一大家子出來踏青活動的,就在從林蔭大道轉進某個學院時我的眼睛又被刺激到了:

這個系所有個超大專屬草坪,草坪中有棵好大的榕樹!怎麼可以這麼奢侈!獨佔一棵這麼大的樹!依舊是只有二樓的校舍建築:好羨慕喔!

20230125_140722.jpg    系所裡有條木頭走廊,感覺很適合談戀愛~

FotoJet01.jpg

大樹系庭院裡有組庭園造景石,襯著光影,又是一聲「 挖賽!低調的奢侈啊!」

繼續走回林蔭大道

DHDD.jpg

然後我以為自己到了韓國宮廷片拍攝場景了:

FotoJet02.jpg

我羨慕台中人、嫉妒東海人、恨自己為什麼得在台北工作。台北太少這麼漂亮的天際線啊~

DHU.jpg

這又是個讓我讚嘆的建築:是誰把日本的溫泉旅館搬到東海來了?

20230125_143445.jpg

從這個角度看根本超像,整一個有日本溫泉湯fu的旅館

走著走著,看到一棟建築寫著大器兩個字,等搞清楚它的功能後,我又笑了:

這果然是東海的風格啊!別的學校校長辦公的地方叫校長室,東海的校長可以擁有一座庭園

DH.jpg

走到這裡真的是腰痠腿也酸,東海很大,但貌似只能用11路凸歸校園,所以只能告訴自己繼續走下去:起碼要看到打卡地標教堂啊!所以~~我看到了:

FotoJet03.jpg

咑啦~教堂我來了~其實吼,當天教堂正在維修,所以被圍籬圍了起來,但!我有好用自拍棒,自拍棒拉長再踮腳尖,就不信拍不到!只是可惜了人不能接近就是了

教堂正對面有個鐘,感覺好像很厲害,不過因個人因素所以走馬看花就過了,網路上找得到好像是畢律斯鐘樓,反正快轉前進。然後

FotoJet04.jpg

怎麼可以有郵局那麼像日本武道館啦!吼!

20230125_160514.jpg

這是一棵讓我得仰望它的樹,因為我跟所有植物都不熟,所以沒辦法問它它叫甚麼名字

在無名之樹的附近出現了一間讓我想起小時念的那所國小的建築

FotoJet05.jpg

想當年我那國小的儲藏室長得就這樣,裡面擺的是各式運動器材,裡面味道很怪異所以印象深刻

真的不行了我的腿,走太多路啦,要回旅館休息...甚麼牧場甚麼湖甚麼大門都閃一邊,我累了,於是準備離開校園。結果在一個轉角:

20230125_161906.jpg

「 啊!啊!是牛!」好可愛啊!於是怕牛邊吃草邊走就不見了趕快拍一張( 朋友在旁邊翻我白眼:這牛會自己移動嗎?你可以再白癡一點!)

拍完了牛牛真的要回去旅館休息了,想不到,沒看到真乳牛沒拍到東海湖,在即將閃人的時候鬼使神差,居然從學校大門走了出去

FotoJet07.jpg

哈哈哈!真是完美的東海大學半日散策!

最後再放幾張不知該麼歸類的照片當本文結尾

20230125_134859.jpg

依舊是跟鳥類完全不熟,所以沒辦法問牠牠叫甚麼名字的鳥

100_1573.jpg

就是從這道門進去校園的,它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公園或是遊樂園

100_1559.JPG

走在校外的人行道,突然看到這三個字一時驚為天人:好有時代感的「 游泳池 」啊

p.s 這次東海校園裡有好幾處在施工,像是教堂和畢律斯鐘樓都在整理ing,所以難免小遺憾,但!大多數都還是很漂亮的校園,很棒的散步經驗,謝謝東海大學給我這個機會呢。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_請給這金句的創造者按讚!

20230208_123619-1.jpg

 

       2023台灣燈會全省轉了一圈後回到台北舉辦,地點就在國父紀念館和附近的台北市府廣場。本著一要天氣好,二要人潮不多的原則,我只能在白天過去看花燈...白天看花燈?嗯,的確是白天賞花燈,這很有我的style~跟一般人不一樣!哈哈!天氣還不錯,老天爺大概也想賞花燈所以沒風沒雨,不冷也不熱,一切都剛剛好,抱著手機繞了國父紀念館一圈,東拍拍西拍拍,結果心情沒有因為賞燈變high反而想起了我小時候的花燈。

       先說說燈的本身。以前紮花燈主要用的是紙,講究點的用彩色玻璃紙,造型是忠孝節義二十四孝,花燈安在改裝過的公車底盤上,本身不會亮,靠的是燈座下頭往上打亮的燈,厲害的花燈是電動的,想像一下街頭賣麻糬攤上搗杵搗個不停的兔子~~對!厲害花燈像那兔子一樣跳著重複舞步的機器人舞:你捶我一下我捶你一下,你捶我一下我捶你一下......好厲害啊!賞燈從這頭走到那頭,小朋友心裡的OS也從這頭響到那頭。科技進步的現在,花燈以造型取勝,紮燈籠的材質用的是布,一尊比一尊高,一盞燈的氣勢就足夠雄偉,會自體發光,有時還可以加上雷射,兔子可以像狗,狗可以像貓,你高興那花燈是甚麼那麼花燈就是甚麼,花燈主題不再那麼呆板,可以寫實也可以抽象,多好啊,自由創作就該是這樣!( 所以真心不懂為什麼小時候寫作文,如果能在收尾時扯到:實行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中華文化,堅守民主陣容分數就不會太低...多爛的公式...)

       接著是心情的落差。賞花燈講究的是一種情懷,一種氣氛,要的是大晚上一堆人擠來擠去,小朋友被爸爸扛在肩膀上笑得大聲,大人看著小孩開心自己也快樂,你碰到我我擦到你,老婆勾著老公的手臂一路聊天,能自己走路的小朋友被媽媽牽著在人群中行進,大人向小朋友解釋在上面跳機器人舞的花燈講的是甚麼故事,小朋友用自己的想像力填滿機器人舞花燈背後的故事,沒有人會突然插到你前面擺姿勢拍照,也不會有大頭擋在你前面阻擋你看花燈說明,現場除了熱鬧就是熱鬧,逛一圈下來看完花燈就搭公車回家,回到家吃一碗媽媽煮的元宵再開心上床睡覺,晚上做夢也會笑。而現在大概是離小朋友年紀太久遠,所以再沒有那種湊熱鬧的能量,人擠人?NO!NO! NO!誰知道扒手會不會出現,現在疫情還沒解除,還是要保持防疫距離,拍照是為了寫作業,鏡頭被擋是常態,晚上出門公車難搭,自己騎車開車找不到停車位,算了,還是白天人少交通順暢時間充足的時候去吧,花燈就是花燈,不會因為白天晚上就從花燈變成手電筒。

       回憶是一個會強迫你把過去和現在擺在一起比較的壞東西,它可以讓你笑得甜蜜蜜,也可以讓你心頭滴血,我們可以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和別人比較金錢權力名聲地位,卻避不開回憶帶來的後座力,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說得好,但做很難。

 

ps:想起小時候的花燈長甚麼樣,於是找到了台南麻豆代天府官網

https://www.5god.com.tw/product-detail-109829.html

就是這個!就是這個光!小時候的電動花燈就長這個樣子!!會動的喔!!我總覺得小時候看過的所有花燈應該都是同一個師傅紮的...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錯誤不是一聲對不起就可以抹平,但有些恨可以選擇用時間沖淡它然後,放過自己


white-board-593370_1920 拷貝.png


 


       訂閱的娛樂新聞推播跳出來一則消息:睽違33年的「悲情城市」要以4K的數位版重新上映。這是一部讓我很難忘記的電影,無論是它的音樂、運鏡、情節甚至演員以及故事發生的背景都是,最重要的是:當時我還寫了一篇觀影報告當作業上繳老師,因為老師恐嚇我們如果不交作業就等著死當吧!於是我和同學驚得趕緊在片子要下檔的前兩天跑去「做作業」。

       還記得我是在士林那間現在已經拆掉了的陽明戲院看的。那天是個陰天。平常日下午的士林街頭人不多,票口買了票之後我就和同學進去戲院放映廳準備「看電影配作業」。還記得當時戲院給開的是個大廳,一次可以坐很多人的那種,結果我跟同學踩進廳裡時嚇了一跳:整大廳就我們兩隻貓......好尷尬啊,我還記得同學說如果沒有我們這兩張貢獻票,當天那場可能就掛蛋了......不過我們是要下檔之前才去看的電影,該看想看喜歡沖頭先愛多刷的票房早滿了,所以我們那天的狀況不能當準啦我覺得。

       坐穩之後我拿出小本本準備看電影做筆記:這樣子回家才能寫作業咩,結果...我的筆記一個字也沒寫,因為不知道怎麼記。侯導的電影風格見仁見智我不批評,整部片子看下來我就記得:慢節奏,長鏡頭,大遠景,演員的演出舉重若輕,即便是李天祿老先生都很有戲,音樂很棒是我喜歡的那種,最重要的是:二二八是甚麼東西啊!我怎麼從來不知道有這回事?歷史課本沒寫過這一段啊!回家後在混亂中寫完報告交出去。老師的學分我自然拿到了,但二二八事件讓我注意到: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經過篩選過的囉?那麼那些被篩掉的都是甚麼呢?我回頭問了我媽知道二二八事件嗎?她說知道啊,那時她雖然小但已經懂事了,外婆家住在中壢,我媽就記得那段時間的街頭氣氛很恐怖,有人會闖進別人家家裡抓人,有很多外省人很可憐沒地方躲,就有一些好心人會幫忙藏起這些外省人,因為聽說外省人被發現都會被殺死云云。小朋友的記憶中她的小學老師也有幾個被抓走再沒回來,其中有會教數學也能教音樂的文武雙全的老師。我媽還說那時候死掉好多外省人的,只是沒人知道死的都是些誰罷了。

       在事件發生的這麼多年後,有時我還會發現身邊的某人家裡有受害者,就是那種一被叫走就再沒能回來的,只留下孤兒寡母;還有已經訂了婚的年輕人不見了,未婚妻哭得死去活來。在新店有個景美人權園區,裡面有位老先生用政府賠償給他的錢自力出版他的...那算是回憶錄嗎?控訴他最好的年月被生生奪走,讓他失去孝順父母的機會,讓他弄丟了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未婚妻,讓他生命中空白了幾十年!他恨死了!他對每一個到園區參觀的人發送他的回憶錄,只要你對他提問,他會滔滔不絕地跟你訴說他的苦痛和仇恨,他要控訴這個政府的暴政,那麼錯誤的政策,根本爛透了的決定!

       已經發生的叫做歷史,正在進行的是現在,下一次的呼吸叫未來。然而歷史總是很長,呼吸總是很短,用短去搏長怎麼看都是個虧本生意,我不能隨便給個建議叫人放下放下,放下仇恨放下執著,這樣很不衛生__保衛生命;我甚至不確定自己遇到同樣的狀況是不是會處理得比較好,是不是就能放下,但我望著老先生到處說與人聽他的遭遇時的背影會不自禁地想起:老先生看起來年歲已大,他真的要這樣抱著仇恨過完他剩下的生命嗎?.....我沉默了。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

 

 

文章標籤

Nan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