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厲害與否看他的能力;聰明與否看他的智力;
如果兩者皆有......他就是 聰明得厲害!
天氣炎熱,來到山上踏青避暑。車行仰德大道,經過一道白牆藍瓦的建築, 突然想起這好像是某個名人的住所,來來往往仰德大道那麼多次,腳步卻從來沒有在這裡停駐過,選日不如撞日,就是今天吧,今天就來探一下到底這是哪個名人住過的地方。
藍瓦白牆上掛的招牌寫著:林語堂故居。林語堂......好熟的名字,這不是小說「 京華煙雲 」的作者嗎?原來他曾經住過這裡啊。
建築本身佔地不大,但是庭院整理得很有「 讀書人喜歡 」的調調,就是那種坐在那裡喝一下午茶都不會心浮氣躁的環境。建築由三間平房組成ㄇ字形,中間還有一個很迷你的小池塘,裡面養了兩條有點怕生的鯉魚。
三間房子分別是紀念品販售部、餐飲部以及林先生相關文物的展示區。餐飲部以及紀念品不是今天的重點,我把參觀的重心放在林語堂先生的文物展示區。果然!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京華煙雲 」這部長篇小說與我們所熟悉的中文小說不同,林語堂先生當初是以英文書寫,然後翻譯回中文。這件事情我知道,但是對於林語堂先生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動機就很好奇了:你明明想說的是中國人的故事,但為什麼要用英文書寫呢?我曾經聽說過一個說法:林先生想寫一部能超越紅樓夢在文學史地位的小說......這一次來到林語堂先生的故居我總算找到了答案。
先撇開我的疑問回到今天的故居。踩進林先生在仰德大道上的故居,滿滿民國五六十年代那種家俱擺飾電器裝潢......證明這真的是幢老房子!老先生的書桌檯燈書架衣櫥眠床......看到不碰到,書房臥室用眼睛走過,有很多物件都可以和我小時候的印象對上號 ( 對!我的確不是 TEENAGER ~~ ) 。
接著我覺得自己掉進了一個大驚喜裡:那是一間展示林語堂先生平常生活起居用品的空間,裡面有林先生接待客人的沙發,看過的國際牌電視,吃過飯的餐桌椅,這個那個都是生活的痕跡。突然我看到角落有張帶輪子的小桌子,有著由好幾個小合頁組合起來的桌面:看來不像市面上買得到的家俱。會有這樣的判斷,實在因為這張桌子看起來充滿實驗性,就像是自己DIY出來的~~~結果一旁的導覽員說這的確是林語堂先生自己設計製作的小餐邊桌。在那個餐邊桌還不流行的年代,林先生的這個多功能可折疊餐邊桌就只能留著原型自己使用,無法進入市場生產。
另外還有兩個玻璃櫥裡面的創意也驚到了我:有人想過把牙膏裝進牙刷手柄裡嗎?這樣子出門就只要帶一支牙刷不需另外帶牙膏,多方便!
另外,現在大家無論是電腦或者手機打中文應該普遍使用注音輸入法,但是還有一種輸入法叫簡易輸入法,這個輸入法就是由林語堂先生發明的「 上下形檢字法 」改進而成,甚至他當年還設計出了打字機去申請專利。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打字機並沒有成功面市,反而讓林先生因此損失了很大一筆錢。由此我合理懷疑,林先生此後可能有很多類似餐邊桌或二合一牙刷的生活發明都被埋沒在林家的倉庫裡:畢竟小發明實在很難有大筆金額的進帳填補打字機發明捅的那個漏洞,與其如此,靠著林先生的名氣,還不如專心寫稿的稿費實際點。
在玻璃櫥的一個角落我看到一個小本本上面寫滿了林先生的筆跡,一旁的說明上面寫林先生喜歡算機率,他想發明可以計算中獎機率的機器。 該怎麼說呢?就算是一個滿肚子學問的大人,心裡也可能有一個喜歡花幾毛錢抽籤,然後中獎換一個大水梨回來的小孩吧,畢竟誰不想只要50塊就可以換一部 iphone14 pro 回來咧~~~原來一代大儒除了想當發明家之外還想試自己的手氣......。
最後話題回到我一開始的疑問: 林先生為什麼使用英文創作「 京華煙雲 」呢?他真的是想要創作一部能夠和「 紅樓夢 」PK的小說嗎?在這一次林語堂故居的文物展示中我找到了答案:原本林先生只想將「 紅樓夢 」翻譯成英文介紹到全世界,讓他們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緻。但!「 紅樓夢 」畢竟是一部描寫清代人物生活的小說,林先生翻譯的時候已經進入民國時期,中間時隔太久,關於清代的生活詳細資訊蒐集已然不易,再加上抗日戰爭的攪局,所以林語堂先生乾脆就自己動手寫一部紀錄當時中國狀態的小說了......所以那句「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可以用在這個地方嗎?!
繼續聊天:好奇佬閒磕牙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tchatforU/
完整心情請連這裡: 好奇佬閒磕牙chitchatfor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itchatforu